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医务人员和参培人员为孕妇进行检查。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供图)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国际公认反映国民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聚焦母婴安全保障工作重点难点,重点围绕危重孕产妇救助工作,多措并举切实保障我市妇女儿童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我市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2022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率实现连续4年下降,婴儿死亡率降至2.48‰,母婴安全保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高龄孕产妇比例逐步增高,保障母婴安全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南宁市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不断建立健全母婴安全保障政策和保障机制,将保障母婴安全和妇幼健康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重点任务推进,先后出台《健康南宁行动实施方案》《南宁市妇幼健康行动实施方案》《南宁市妇女健康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南宁市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南宁市孕产妇健康管理质量控制工作方案》等系列保障母婴安全的政策文件,完善孕产全周期服务措施,为统筹做好全市保障母婴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孕产妇是特殊人群bob电竞,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需要得到重点保护。2020至2022年,为把保障母婴安全工作放在优先位置,落细落实孕产妇医疗服务保障各项工作,我市印发了《南宁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工作方案》,指定1家疑似或确诊孕产妇定点救治医院和主城区内8家涉疫孕产妇专门医疗机构,其余县(市、区)自行指定辖区涉疫孕产妇专门医疗机构,全力构建“1+8+N”的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体系,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为有效解除危重孕产妇家庭的后顾之忧,我市不断健全完善危重孕产妇救治制度,2006年率先在全区将危重孕产妇救助纳入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由市财政划拨危重孕产妇救助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危重孕产妇提供救助。截至2022年底,17年间我市共为1216例危重孕产妇提供医疗救助1496.69万元,进一步减轻了危重孕产妇家庭医疗费用负担,确保危重孕产妇在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或合并症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有效控制和降低了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
立足群众需求,紧盯孕产全周期重点、关键环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是我市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母婴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筹集各级各类资金5.46亿元bob电竞,加快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南宁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楼等一批项目竣工投入使用,良庆区、江南区等2家城区妇幼保健院新建项目开工建设,持续强化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与此同时,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建设,2021年,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整合传统产科学、围产医学等学科,成立母胎医学中心,实现跨专业领域合作,更有效地诊断和处理高危母体疾病及胎儿疾病。
在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促进妇幼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人民群众希望能获得更专业、更连续的妇幼健康服务。为此,我市实施产科质量提升工程,持续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每年邀请或组织自治区、市级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保健科专家到各县(市、区)医疗保健机构开展产科质量、危重救治指导,实现优质医疗技术下沉基层,基层产科救治能力大幅提升。我市连续4年举办全市母婴安全操作技能竞赛,组织全市二级以上各类医疗机构广泛参与,聘请自治区、市级产科专家担任评委现场点评,进一步提升我市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
我市还不断完善各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依托市、县两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构筑“4+15”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4家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15家县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3+14”新生儿救治网络(3家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14家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形成“覆盖全市、及时响应、有效救治”的母婴安全保障网络。2022年,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达99.61%,重点针对羊水栓塞、产后出血、肩难产、新生儿窒息等危重症,拍摄制作了《母婴安全急救技术示范》视频4部,组织全市助产机构广泛开展学习并进行院内演练,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
如今,我市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受益于妇幼保健服务和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保障母婴安全和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的提升之路没有终点,今后,我市将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保障母婴安全为妇幼健康工作的重点,守好母婴安全底线,筑牢母婴安全“健康墙”,为人民群众持续提供安全、有效、便捷、温馨的妇幼健康服务。